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人生快乐,吃吃喝喝。作为一个吃货,又经营着一个售卖贵州美食的店铺,最简单的梦想就是让我的店尽可能地包罗贵州各色小吃,化零为整,省去你跋山涉水寻找美食的辛劳,用舒服的环境,包你吃遍整个贵州。 在贵阳,可以在像“包整”这样以贵州小吃为主打的品牌店里遍尝贵州小吃。 怎么用短短一篇文章来介绍丰富多彩的贵州小吃?作为包整的掌门,思绪万千,却又不知从何下笔。于是,我想到了生活里最常见的几个片段。 贵州人的粉面人生 粉面——清晨早起的暖胃首选,午间充饥快速就餐的不二之择,宵夜果腹的万能灵丹。这就是贵州人24小时不可分割的粉面人生。 牛肉粉。 贵阳的女孩子哪怕对身材有近乎苛刻的要求,可以拒绝米饭,唯独不能拒绝一碗酸粉。发酵过后的酸粉是贵阳米粉界的王者,也是贵阳独一份的味道。实话,刚到贵阳时我对酸粉是排斥的,总觉得弥漫了一股发酵的酸味。然而,20年的贵阳生活让我也爱上了这个特别的味道。微酸的米粉,没有太多爽滑的韧性,反而得到了可以附着酱料的特点,各家所长的独门秘籍归功于秘制油辣子,些许佐料的辅助和油辣椒、红油的加持,让每一根酸粉都焕然新生,让人痴迷,成为任何一个老贵阳都戒不掉的心头好。 贵阳酸粉。 在贵阳人心目中,地位能与酸粉比肩的还有肠旺面、牛肉粉。肠旺面红油宽汤,肥肠嫩旺,看似油腻的一碗面条却暗藏玄机,特制的面条烹煮过后口感却有些许脆性,裹挟着辣椒油悄然入口,口腹之欲以外的生活哲学则是“常吃常旺”。牛肉粉讲究的是汤鲜味美,小火慢炖的牛肉汤是精华,粉丝吸收汤汁的鲜美,附和着呛香的煳辣椒,一口粉、一口牛肉,无论是早餐还是宵夜,都让人吃出一脸满足。 肠旺面。 贵州各地,你不得不尝一尝的还有羊肉粉。遵义的羊肉粉辛辣爽口、兴义的羊肉粉有特殊的酱香、水城的羊肉粉清爽中附和油辣椒的香气……当然,除了这些最常见的粉面之外,贵州每个小城几乎都有着属于当地的“粉面之王”,或许是绿豆粉、肉沫粉、砂锅粉,又或者是大排面、香菇面等等,都是称霸江湖的一碗人生。 街头巷尾花式吃洋芋 贵州人习惯把土豆唤作洋芋,有人曾开玩笑说“即便是以土豆为主食的西方人,也没贵州人会吃土豆。”在这里,洋芋有种“死法”。 看到路边有人挑着两盆炉火?那可不是御寒取暖之用,只要喊一声“老板,烤点儿吃的”,就会迎来一张热情的笑脸,为你驻足翻开炭灰,露出灰不溜秋的烤洋芋。别担心这灰溜溜的烤洋芋没法吃。老板会拿出竹片做成的刮刀在手里上下飞舞,瞬间出现的是烘烤得金黄焦脆的烤洋芋,一破两半撒上辣椒面,沙糯的洋芋、焦香的表皮配上香辣的辣椒面,那叫一个爽。 洋芋粑。 如果烤洋芋难等,炸的跟上,花刀切块,滚油下锅,您是需要生脆还是软糯,记得告诉路边摊的老板。辣椒、折耳根、酸萝卜、甜面酱等等一拥而上,怪噜洋芋粉墨登场。 走在贵州任何一个大城市、小城镇的街头巷尾,如果看到路边摊有人排队,多半是买贵州本土的“炸薯条”,一大口油锅烧滚,洋芋被切成“狼牙”条状丢进去上下浮沉,捞起来,金黄酥脆,单吃微甜,按贵州人的吃法,蘸上辣椒面,更是味蕾丰富。 “洋芋粑”可以说是每个贵州人抹不去的“乡愁”。大部分贵州人都有着放学后在校门口吃洋芋粑的经历。洋芋捣成泥状,捏成一个个圆圆的饼状。扁平的锅里浅浅地一层油把洋芋耙煎得两面金黄,蘸上辣椒面,吃进嘴里是外壳香脆,内芯嫩得爆浆。 还有芽菜炒洋芋丝、蒸洋芋蘸白糖、烤洋芋片、脆臊洋芋泥……来到贵州,一定要在街头巷尾尝一尝各式各样的洋芋,这才算得上体验了本地人的小吃日常。 铁签烤肉称王称霸 烤肉全国有,贵州大不同。 以老贵阳人吃烤肉来说,铁签烤肉是首选,竹签烤肉就逊色一些。据说,铁签导热,用来烤肉,肉质更加味美。用来烤肉的炭火需是青冈炭,这才烧得出老师傅要的旺火。铁签串肉上下翻腾的则是手里的绝活,几百串肉在烤肉师傅手里辗转腾挪、上下翻腾,烟熏火燎之间烤熟收汁,最大地保留了肉的汁水。 青云市集。 贵阳的铁签烤肉,切得都比较细碎,小小的肉粒须臾之间便可熟透。辣椒,花椒等等调料加持,麻辣鲜嫩的烤肉浑然天成,三五串在手,沾上折耳根辣椒水,记得一定要包裹住折耳根一口吃下,那叫一个透心爽。 你可别觉得咱们的烤肉和那些豪华的烧肉有差距,您错了,贵阳烤肉界的爱马仕人均+的铁签烤肉可不一定是排队就能吃上,飞山街有一传奇老太太姓陈,她的“陈姨妈烤肉铺”江湖上吃客总是褒贬不一,但是不管如何,她的一票粉丝可是等得执着。早些年,在贵阳还没有排队等候吃喝的习惯,但老太太的烤肉摊上总是排起长长的队伍,串以下不接待,不排队的不接待,等不了不接待,采访的不接待,一系列的规矩,可见这个老太太个性十足,也可见食客们对她家烤肉的喜爱。 在贵州,不同的城镇的烤肉店都有着自己的忠实粉丝。有的靠烤肉的火候取胜,有的靠蘸料的独特赢得食客青睐,有的则在食材上下功夫,让食客吃得欲罢不能。总之,贵州的小吃江湖,烤肉必有一席之地,无论冬夏,烤肉配啤酒,美味不放走。 一锅靓汤,万物皆可烫 仔细想想,我觉得贵阳街头巷尾最多的应该是烫菜吧。筒骨烫菜、卤汤烫菜、麻辣烫、酸辣烫、清水烫,万物皆可烫。这个朴素而简单的汤物,默默无闻地伴随了贵阳人的日常生活。很多时候你不会特意选择某一家,也不会指定到某一处,偶尔路过街头,会因为一锅老卤或高汤的香味,而得到一餐美味。 烫菜其实省略了火锅的繁复操作,简单随意的把你喜欢的荤素搭配浸入汤中,上下浮沉。汤菜交融里万般滋味随意融合,最奇特的是并不会互相影响,导致口感怪异,骨汤的鲜香,卤汤的浓郁,附着菜间,沾上水豆豉、霉豆腐、折耳根、酸萝卜、糊辣椒等等调制而成的蘸水,这是贵阳人最日常的下饭神器。 麻辣烫、酸辣烫、清水烫则是最简单的巷尾火锅,各家的独门招式会成聚客引流的手段。这些店铺从来不怕位置隐蔽,自信的店家都相信,汤香不怕巷子深。配上各店的秘制卤串、盐菜扣肉、秘制酥肉、清炖龙骨等等成名绝技。饭点,你会随时看到围炉而坐的三五好友,在小马扎上侃侃而谈,把牛皮从贵阳吹到宇宙。 炸七炸八的街头串串 对贵州人来说,不论是型男或靓女,老人或孩童,总会有一个记忆中的油炸串串摊主。只要脑子里的串串馋虫发作,就顾不得什么形象,路边蹲起也罢,守着摊主也好,总要选几串心头好,入了滚油、裹满辣椒,炸串入口人生方才满足。 香酥鸭。 洋芋串、魔芋串、米皮串、棒豆串、海带串、鱿鱼串、香蕉串……如果您是这家的常客,炸串该裹上辣椒水还是辣椒面?需不需要甜面酱?您好那口,老板是记得清清楚楚,一样都不会搞错,不然哪里对得起从小学吃到而立,在串串里流逝的岁月。 提起炸串,不得不说一说豆腐丸子,历经百年,是贵阳八大名小吃之一,小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豆腐丸子从油锅捞出,用剪刀把丸子一分为二,加入折耳根酸萝卜糊辣椒蘸水,外酥里嫩,别怕烫,咬上一口就会成为你忘不了的味道。 猛火爆炒宵夜江湖 贵州的大城小镇,多半都有一条属于当地的“小吃街”,夜幕降临,小吃街最是热闹。以省府贵阳为例,曾经的合群路、陕西路、兴关路等等,是记忆中最热闹的“小吃街”,现在为了城市规范,有了集合各个宵夜摊主的“青云市集”等小吃打卡点。 炒鸡血。 不管是曾经的小吃街,还是现在的宵夜市集,贵阳的夜因为这份烟火气而有了灵魂。在宵夜摊点上,三五好友间的举杯觥筹,亦或是同事间加班后关于工作上的点点牢骚,陪伴他们的便是烈焰猛火里的爆炒江湖。 明油旺火,每个摊头火焰升腾,略微刺鼻但是忍不住多吸几口的辣椒炝香才是吸引老饕的最好招牌,辣炒鸡血、辣炒米豆腐、宫爆板筋饭,麻辣辣爆花甲,油爆虾,香辣蟹。就算是海里的鲜味遇到贵州人辣胃,也免不了入乡随俗。嗜辣如命的贵州人才懂得火爆海鲜的爽辣滋味。 烤鱼。 抿一口老酱香,干一杯冰啤酒,在宵夜摊点上品一桌猛火爆炒,不仅仅是舌尖留香,你还会感受到贵州人的火辣、耿直、爽快。 来源|《贵州全域旅游》杂志 策划|赵车 文图|彭潇禾 编辑|杨倩谢予谦 二审|杨雁 三审|黄莎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