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人吃辣椒那是没得讲的 不是说我们吃得“凶” 而是说我们吃得“刁” 炒菜做饭 辣椒不香,那是不行滴 而且贵州人一直认为 遵义的辣椒就是要比外头的好吃。 我们贵州人吃辣, 讲究的不仅是“辣”, 而且还是“辣得香”。 贵州辣椒“辣得香”, 不是井底之蛙, 不是夜郎自大, 这是真的! 真相就在辣椒交易市场上。 遵义虾子镇,这条大马路边的这幢大房子、这个大院子。这里是中国辣椒的三大交易市场之一。在辣椒界,是“吼一吼,地都要抖三抖”的地方。好多国家的辣椒都在这来卖:印度的、缅甸的、墨西哥的。这里的辣椒也是卖到全球:卖到美国、日本等全世界30个国家。 重要信息在这里!在这个市场上: 印度的辣椒是最辣的,卖好多钱一斤呢?——3块。 缅甸的辣椒呢?——卖5块。 中国北方,某省、某省,是辣椒大产区,卖好多呢?——8块、9块。 我们贵州虾子的辣椒怎么卖?——不好意思,是13块5! 你没有看错 虾子辣椒13块5 是印度椒价格4倍还多 比北方辣椒贵一大截 漫天要价?凭什么卖这么贵?!听他讲——他是虾子三大辣椒商之一,从提起一杆儿秤在街边边称辣椒起家,辣椒生意他做了20几年。 据他讲,“国外,主要是日本和美国吃我们虾子的辣椒,因为他们出得起价,我们虾子的辣椒是所有辣椒里的‘尖货’”。国内辣椒市场有句话叫“虾子辣椒,定价全国”,说的就是每年8月,各地辣椒成熟——市场开市,中国北方另两大辣椒市场就坐起等虾子辣椒价格出炉。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虾子辣椒最贵? 看嘛,“复制不了”,这是关键!因为香,重庆火锅大品牌德庄火锅店,只要虾子辣椒;重庆涪陵榨菜,也要年年买虾子辣椒。虾子辣椒“傲视全球”的原因,好多地方在分析,企图要复制。但是辣椒专家说—— 这是科学至此, 遵义辣椒香, 我们已经有了三点重大发现: 1遵义辣椒维生素含量高 2遵义辣椒干物质含量高 3 遵义辣椒价格卖得更贵 这下我们可以讲得清楚了:遵义辣椒好,好得有道理!我们遵义辣椒的香是独一无二的,和茅台酒一样,是难以复制的;我们遵义辣椒,也和茅台酒一样,是市场上的高端货,是舌尖上的“奢侈品”! 关于贵州辣椒 贵州哪个地方的人最先吃辣椒? 民间传说是不靠谱的,要举史书证。据史书记载,我们贵州人从清朝康熙年间(年—年)就开始大量种植和食用辣椒了,在全中国是第一批吃辣椒的省份!也就是说,贵州人吃辣椒,已经吃了多年了! 康熙五十七年(年)印刷的《余庆县志》,其中“土产类”就记载:“海椒,俗名辣火”。 什么是“海椒”?“海椒”就是辣椒,正宗遵义人都知道。这是目前我们可以见到的,最早的贵州关于辣椒种植和食用的官方文献。能进入官方文献正式记录,这说明至少在康熙五十七年(年)之前,余庆一带已经大面积种植和食用辣椒了,也就是说贵州人吃辣椒的时间还只会更早,而遵义人很可能就是“带头”的那个。 在贵州其它地区的历史记载中,“辣椒”也从康熙时代开始频繁出现。 康熙六十一年(年)《思州府志》在“药品”条记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思州府,包括今天的岑巩县、玉屏县、镇远县青溪镇)。大约到清朝道光年间,贵州的辣椒种植已非常普及,贵州人“无辣不欢”的饮食习惯也就基本形成了。道光年遵义人已经顿顿都离不开辣椒了。 而且从这些记载中,我们还可以分析出: “海椒”(蕃椒、辣椒)在贵州传播种植的路线,很可能是由黔东(岑巩、镇远、余庆)一线传入贵州,然后向黔北(遵义)、黔东北(铜仁)、黔东南一带辐射,又由遵义向黔中(贵阳、安顺)和黔南地区辐射。 什叫“海椒”? 辣椒传入遵义为什么叫“海椒”? 现在全国人民都喊的“辣椒”,为什么遵义人偏偏要喊“海椒”呢?不要说遵义人“怪”,遵义人的这种喊法,其实是对辣椒非常古典、非常传统的称呼! 大家都知道辣椒不是中国土产,原产美洲,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辣椒才从南美洲传入欧洲、非洲和亚洲。至于辣椒是怎么传入中国的,过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从“丝绸之路”也就是从新疆、甘肃、陕西一线传入中国的,但这种说法由于缺乏文献依据,不太被认可。另外一种现在比较得到认可的说法是,华东沿海地区是辣椒传入中国大陆的主要渠道,首个传入地应该是浙江。 16世纪末,明代著名戏剧作家、养生专家高濂在其著作《遵生八笺》(年)中首次明确记载了辣椒栽培:“番椒,丛生,白花,子俨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高濂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遵生八笺》是其最著名的养生学著作,这说明辣椒传入中国大陆很可能首先是在浙江地区。而传入以后,浙江人是把辣椒当做保健药物,而不是作为蔬菜来食用的。康熙十年(年)浙江的《山阴县志》也记载:“辣茄,红色,状如菱,可以代椒”是国内史志中最早的有关辣椒记载,辣椒是作为花椒的替代品,作为佐料使用。康熙二十七年(年)成书的《花镜》,也是辣椒较早的记录者之一,这本书听名字就知道是一本关于种花的园艺学著作,书中说辣椒“初绿后朱红,悬挂可观”,显然是把辣椒作为观赏植物来种植。 《花镜》的作者陈淏(hào)子,籍贯不详,但自号“西湖花隐翁”,似乎很可能也是浙江人。因为对辣椒食用方式不同,浙江人很可惜地“丧失”了成为中国“辣都”的机会。 辣椒在浙江沿海“登陆”后,很快传入了湖南。因为从目前的文献记载来看,湖南地区记载辣椒的时间仅次于浙江。康熙二十三年(年)湖南的《宝庆府志》和《邵阳县志》都记载了“海椒”,这也是目前所见国内最早的将“番椒”改称为“海椒”的记载,同时也把“海椒”放到“物产蔬属”一类,似乎表明辣椒进入湖南后开始从保健药物和观赏植物,开始转变成蔬菜。 同时,“海椒”的称呼也表明,湖南的辣椒可能传自海边的浙江。明代从浙江杭州沿运河可进入长江,再由长江经湘江进入湖南是很方便的。可惜,如今湖南人丢失了这段记忆,不再称“海椒”,而称“辣椒”或者“辣子”。但我们遵义人记得很清楚,依然称辣椒为“海椒”。 “海椒”这个称呼就是对历史的一种记忆。 所以为了纪念历史 请跟着遵义人民一起喊三遍: “海椒”!“海椒”!“海椒”! 辣椒进入湖南后开始向贵州传播。其中最早、最快捷的一条传播线路很可能也是水路,沿着沅江——清水江航道,辣椒作为特色贸易品进入了贵州。当时贵州东部最重要的水运码头是镇远,所以沿途的玉屏、岑巩,包括临近镇远,有水路相通的余庆,都是贵州较早记录辣椒种植和食用的地方。而且从现存文献来看,尽管入志记载较早,但湖南在清代记载“海椒”的州府县远不及贵州广泛,这或许说明辣椒进入贵州虽然较湖南晚,但贵州人“嗜辣”的风气却比湖南要传播得更加迅速。 至于四川、云南这些同样“不怕辣”的地方,关于辣椒的记载都要比湖南、贵州晚很多。四川关于辣椒最早的记载是在乾隆十四年(年)的《大邑县志》“秦椒,又名海椒”,比湖南晚了65年,比贵州晚了31年。而云南的辣椒种植时间,要到光绪二十年()《鹤庆州志》才有可信的记录。 本文来源动静贵州,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