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4215.html “感谢黄警官,您是我这辈子的大恩人,请一定接受我的心意。” 绥阳县公安局办公楼大厅内,一位老人将一面锦旗送到特巡警大队教导员黄新德手中。 “长期资助我们家,感谢好党员民警”的题字,是何啟华老人深藏10年的心声。 扶贫济困,帮出崭新希望 年1月,时年69岁的五保残疾老人何啟华带着养女住在工棚时被黄新德发现。10年默默帮扶路便从此开始。 “如果没有这位好心的‘哥哥’,我这一辈子都住不了这么大的新房子,我姑娘也不会有机会读大学,他现在还在继续帮助我们,比我们亲人还要亲。”说起黄新德的好,今年79岁的何啟华老人感动得泪眼婆娑,平时说话不太利索的他,在说到黄新德的好时,话匣子根本关不住。 何啟华说,10年来,黄新德给予他亲人般的温暖,家里的电视和衣柜等家具都是黄新德给置办的,大米和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供应从未间断过.不仅资助他女儿从小学到大学期间所有费用,还帮助解决了他家的住房难题。 何啟华原是黄杨镇茶树村人,老家已没了住所。年,黄新德与黄杨镇、洋川街道和县直有关部门联系,积极帮助何啟华老人准备移民搬迁相关资料。 “办理移民搬迁的程序有些复杂,有很多环节都要当地政府现场核实、出证明,折腾了好久才把房子给解决了。”从昔日的工棚搬迁至红海清华苑宽敞明亮的安置房,老人深知这其中的不易,心中对黄新德的感激难以掩饰。 “这么多年来,我们建立了不是亲戚胜似亲戚的感情,看到你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比我得到锦旗要高兴百倍。”黄新德没想到老人会为他送去锦旗,一边护送老人走出办公大厅,一边嘱咐道。 黄新德三十年来帮扶资助过很多人,何啟华老人只是其中一员。若不是老人来送锦旗,连他身边的同事都不知道黄新德竟十年如一日地帮助着这样一个家庭。 年,刚从部队转业到绥阳农机局工作还不到一年的黄新德,被抽到原郑场区清源乡搞“社教”,在这里,他和五涯村青年村民组的李明久一家也结下了长达十几年的帮扶缘。 李明久的丈夫和兄长都因病去世,留下4个孩子和70多岁的母亲,当时她家里最值钱的,只有一只老母鸡。 黄新德最担心她家孩子上学问题,尽管那时工资才90多块钱一个月,但为帮助孩子们,他开始戒烟,开始省吃俭用,把节省的钱用来帮李明久的子女交学费。 每年农耕时节,他还掏钱买种子、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给李明久家送去。 年,黄新德筹集到近元现金,3立方木材及建房钢筋、砖、水泥等建材,帮李明久家重新建房。 新房建成后,李明久全家高兴得合不拢嘴,与相邻的村民们一起,联名写感谢信,敲锣打鼓送到县公安局以表达对黄新德的感谢。 黄新德的为民奉献精神,赢得群众衷心点赞,被誉为“活雷锋”。 爱岗敬业,“啃”出山区美“警” 黄新德几十年如一日地工作中,如老黄牛般默默耕耘,从不喧哗,却获得同行由衷敬佩,曾因一张不经意的工作照,从绥阳的大山火到无数网友的朋友圈。 年冬,为做好绥阳县海拔最高的分水岭路段抗凝保畅工作,黄新德作为该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六中队指导员,连续多天常驻工作点撒盐保畅,护送余辆过往车辆平安通过最险路段,所带的饮用水不够,就啃雪解渴。 年1月9日,腾讯新闻发布了一组以《贵州遵义交警抗凝冻啃雪坚守岗位》为题的图片新闻。随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相继推转报道。 这名在天寒地冻的大山里啃雪止渴、吃面包充饥的贵州交警由此火了,被网友称为“啃雪哥”。 黄新德没想到一张被人随手拍的日常工作照,竟让他走红网络。 “冰天雪地也好,酷暑烈日也好,都是基层民警的日常,这些年大家都是这样过来。最近大家天天都在抗凝路上撒盐保畅,干好本职工作是我应尽的本分,你们可多采访其他同志”他在婉拒记者采访报道时说。 “要对得起党和人民,首先要对得起身上这身警服。”他表示,自己不仅是诗乡一道为民站岗的“警”,更是护航平安建设的一个兵。 关爱儿童,献出满满爱心 在黄新德十多年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他经常到绥阳的各类学校上交通安全课。每到一处,他都会特别留意班上那些需要帮助的特困学生。 黄新德在为旺草镇芙蓉中学上交通安全课时,有个叫梁小满的特困生引起他的注意。他了解到梁小满品学兼优,各科成绩都在90分以上,但他的家庭经济状况却极度拮据。 黄新德立即从并不宽裕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给梁小满交学费,并给他买去大米、面条等生活物资和各类学习用品。 梁小满终不负所望,以优异成绩考入遵义市航天中学“宏志班”,学杂费和生活费全免。年高考以全县同类科目最高分考入上海交通大学。 黄新德随即辗转于县委宣传部、文明办等部门,为梁小满争取特困资助项目,使梁小满顺利完成大学本科和硕士学业。 “如果没有遇上黄叔叔,我不敢想象现在的我正在哪里艰难度日。”如今已在上海造船厂工作的梁小满提起黄新德,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除了梁小满,还有家住旺草镇旺草村的特困生龚光敏,因为家庭困难,打算辍学外出打工。 幸好她遇到了黄新德。在黄新德资助下,龚光敏顺利地读完了初中、高中,在年高考中,成功考上石家庄铁道学院,毕业后顺利被分配到昆明铁路局工作。 在黄新德的文件夹里,完好地保存着一份名的“绥阳县特困学生花名册”,这其中,他个人资助的就有20余名,并通过积极向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寻求帮助,使花名册上大多数特困学生都享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黄新德用一颗爱心,换来了无数颗感恩的心。 逢年过节,他总会收到那些受他资助的孩子发来的短信或电话问候。黄新德把这些孩子看成是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子女,孩子们也将黄新德视为心中最尊敬的“警察叔叔”。 三十年如一日爱民爱岗,他绘就了无数警为民、民爱警的感人画面。 他先后被评为“绥阳县十佳青年”“全省人民满意交通警察”“全省最佳交通民警”“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还荣获“全市道德模范”“全市十佳交警”等殊荣,入选“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类好人。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和群众的肯定,黄新德没有显得特别激动,他说:“我觉得这些事都很平常,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而已。” 黄新德表示,他将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继续与身边民警、党员一起,为群众办更多实事,做更多好事。 绥阳“啃雪哥”的故事,还将延续…… 绥阳警察中,不仅有“啃雪哥”,还有“牵手哥”、“护学哥”…… 他们的故事,像一个个网结,共同结成基层平安建设的最强防护网。 他们的故事,像一颗颗珍珠,共同串起警民血肉联系的最暖同心圆…… 来源:绥阳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