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遵义市民,记者一天天切身体会着遵义交通的迅猛发展。日前,采访市交通局负责人,看了遵义市综合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之后,记者更是深深感受到我市交通建设的雄心,市民在享受现有成果的同时,未来五年还有一张更宏伟的交通蓝图值得期待。 形成内通外联高速网 这几年遵义市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民感受最大的莫过于高速公路。年底实现县县通高速后,从遵义城区到较远的县区市例如赤水市,半天就能来回,而以前,去赤水是很多人都头痛的事情,单面就需六七个小时的车程。在遵义城区工作,家在赤水的刘先生说起以前每个周末的回家之旅就摇头。 记者带大家看看这几年,也就是“十二五”期间,我市公路建设交出的成绩单。 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有思遵、遵毕、仁赤、绥遵、青檬、檬乐、道安、务正、余凯、江安、机场高速和巷口经鸭溪至三合、茅台至坛厂一级公路13个项目,全市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公里,是“十一五”通车里程的3.3倍以上,约占贵州省高速通车总里程的五分之一。基本形成内通外联的高速公路网络,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建设目标。 实施国省道升等改造公里,国省干线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超过公里,占贵州省国省干线二级以上总里程的16%。国省干线的逐步优化完善,加强了与高速公路及农村公路之间的衔接,进一步完善了公路路网结构。 同时,按照遵义市人民政府统筹安排,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路工程建设,建成通村油路公里,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通村油路建设任务。除因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及公路升等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影响,暂缓实施通村油路而不能通油路的85个建制村外,遵义市其余建制村均已实现通油路目标,农村出行条件显著改善。 搭起南上北下桥梁 看未来交通的建设发展,得先说一说我市对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雄心。遵义市交通局负责人介绍,遵义市委、遵义市政府提出将遵义建成黔、渝、蜀的中心城市,承接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黔中经济区,甚至要将触角伸到泛珠三角的目标。 “要实现这个目标,交通是最重要的载体。‘十三五’期间,全市交通方面的投资,公路有多亿元,而高速公路就占了近亿元。”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要通过交通建设,搭起南上北下的桥梁,完善道路骨架网络。 数据说话:“十三五”期间,遵义市交通运输固定资产规划投资亿元,在“十二五”期间的基础上增加了1.8倍,占全省“十三五”交通总投资的35%(不含铁路、航空)。其中公路建设亿元(高速公路投资.8亿元,国省干线公路投资.1亿元,农村公路投资.1亿元),占总投资的63%;枢纽场站建设项目73亿元,占总投资的2.6%;水运建设93亿元,占总投资的3.4%,铁路建设投资亿元,占总投资的29.5%,民航建设投资40亿元,占总投资的1.5%。 将建设高速公路.2公里,其中,续建项目6个,共.4公里(江习古、务德、贵遵复线、白黔、绥正、南环)。新建项目13个,共.8公里(正习、重遵复线、遵仁、余遵、道武、务彭、遵义机场高速东线、湄石、道务、桐仁金、仁古、正(南坪)务、余施)。实现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总里程达公里以上,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路网密度达6.5公里/百平方公里,主骨架公路网基本形成。 将改造普通国省干线里程公里,进一步提升普通干线公路通畅水平。改造县乡道.3公里、建设撤并建制村通村硬化路.8公里、建制村通村沥青(水泥)路.6公里;实现建制村和撤并建制村%通油路或通硬化路 至“十三五”期末,全市公路里程规划增加公里,总里程将突破3.7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公里/百平方公里,可实现90%的乡镇半小时内上高速。 “高速公路相当于大动脉,国省干道是分支,农村公路则是毛细血管,它们之间的联系将被彻底打通。遵义打造的这张路网从各个方向与外相连,既解决了老百姓的出行,又强力助推着社会经济发展。”遵义市交通局负责人说。(遵义网) 相关阅读 首创历史先河遵义交通路网投资金额占全省1/5 结婚探亲两不误国庆期间贵州高速免费通行8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