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遵义市坚定不移地把加强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强化政府发动、规划推动、创新驱动、投资拉动、产业带动和区域联动,大力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年至今,全市已培育发展省列示范镇22个,市列示范镇34个,累计完成示范小城镇建设投资亿元。 一是规划提升发展快。坚持规划引领,按照“产城景文”四位一体,注重山水,突出宜居,优化总规、精确控规,全市个镇乡实现规划全覆盖,56个示范镇总规、控规实现优化提升通过省级评审,并编制了风貌特色和“四小”发展规划篇章,有效指导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围绕“钱、地、人”革新机制,释放政策红利,增强镇级发展活力。 二是功能完善魅力增。坚持以人为本,围绕“8+X”项目,着力补齐市政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给力民生事业,完善城镇功能,提高承载发展能力和聚辐带动能力。22个省列示范镇累计实施“8+X”项目个,有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均等化。 三是产业壮大支撑强。镇因人而兴,因业而富。兴镇必先兴业。大力实施“产业兴镇”战略计划,推进一、二、三产联动,以产促城,产城互动,形成了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优势工业等工农旅融合的良好格局和发展态势。茅台、土城等地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枫香、永兴、永安等地农旅一体化产业欣欣向荣,鸭溪、风华等地电子商务方兴未艾,22个省列示范镇新增企业家,就业人,产业兴盛拓宽农民就业致富渠道,加速了城镇化发展进程。 四是绿色发展环境美。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此生。营造宜居环境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基本目标。始终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把绿色发展贯穿城镇建设管理全过程,着力做好“绿色生态、绿色环境、绿色人文、绿色建筑、绿色产业”五篇文章,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环境治理和人文环境塑造,建设绿色示范小城镇。全市22个省列示范镇入选国家重点镇,正努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镇。 五是历史传承特色显。记住乡愁,点燃感情,突出个性,增强城镇生命活力。在城镇建设中注重历史传承,发掘整理历史文物,保护修复传统建筑,弘扬地域文化,塑造城镇风貌特色。持续加强了土城、茅台、永兴、尚嵇、鸭溪、安场等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及其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工作,整理弘扬红色文化、国酒文化、国饮文化、土司文化、夜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协调发展。旧城夜郎古镇、土城古镇、敖溪土司古镇、茅台酒业重镇等一大批特色小镇星棋罗布、璀璨夺目,彰显黔北大地多彩文化优势和灿烂民族文明。 六是镇村联动百姓乐。坚持城乡统筹、镇村联动,实施“6+X”建设行动,推进示范小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向周边村寨延伸,着重保护村落原始特色,注入时代发展要素,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美丽乡村,形成了枫香花茂、风华溪源、九坝天池等41个特色乡村。一个个美丽乡村百姓富足,乡愁浓郁,令人向往。 天时已至、地利已兴、人和已备,示范小城镇有如黔北“明珠”,必当进一步成长蜕变、加速掘起,点燃遵义希望,照亮发展前程。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