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遵义市级社会救助居民家庭核对平台投用以来,成功查出部分存在刻意隐瞒个人收入违规享受低保的情况,有效防止了“漏助、错助、骗助”和“养懒汉”现象。据了解,今年对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创新采用了更多可以准确掌握居民信息的新方式,以此来保证“低保金”能精确发放到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手中。 家庭申请低保前半年可支配总收入为元,按家庭人口4人测算,人均月收入元,家庭无其他财产,符合低保救助标准……遵义市民陈某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各项财产明细伪装完,自以为可以蒙混过关,不想材料递上去,就被查了个底儿掉:经综合核查结果显示,该家庭申请低保前半年可支配总收入实际已达元,人均月收入元,申请人名下拥有一家食品经营部,家庭还有一台车。按年当地月人均低保标准元,该家庭经济状况明显不符合享受低保。 有啥“慧眼”,能够一下子识别?原来自年起,遵义市筹资.8万元搭建了市级社会救助居民家庭核对平台。该系统将社会救助、婚姻登记、人社、工商等多部门信息进行联网共享。工作人员只需提交申请人身份证、查询授权书等,借助平台“大数据”搜索,申请人的家庭房产、车辆、税务、社保等信息一目了然。 近日,遵义市在已与14家市直相关部门成功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动核查的基础上,市民政局、市银监分局也成功建立了金融资产联动核查和信息比对工作机制,从源头规范了金融资产查询程序,为开展社会救助家庭存款等金融资产信息查询工作奠定制度性的基础,有力推进了遵义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核对平台建立后,遵义市民政、财政、金融监管部门将在社会救助资金预算、收支结余及申请社会救助家庭成员财政供养,以及社会救助家庭所有成员个人名下存款等金融资产方面实现全方位的信息共享查询,为全面开展社会救助家庭存款等金融资产信息查询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遵义市社会救助局救助科科长付薇认为,通过平台核查,大大提高了低保申请对象认定的准确性,更主要的是打破了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我们会把出具的核对报告、发现的预警信息反馈给县级核对中心,交由民政部门低保审核、审批部门,由他们进一步甄别处置。” “大数据”核对不会代替入户调查,而是在之前把好一道关,把企图蒙混过关者提前筛除,节省大部分人力,同时核查后掌握的信息也为后期入户调查提供有效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