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选稿编缉:柳诗

背景选音:柳诗

文字作者:《文字舞会》成员

主席相片:来自网络

今天是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周年。没有人记住唐宗宋祖的生辰八字,对毛泽东的生日,中国人不会忘记,永远!永远!永远的永远!

毛泽东是一个巨人,这是他生前的对手南斯拉夫强人铁托的语言:毛泽东是巨人中的超级巨人。

柳诗含泪组稿我最敬爱的老师和长辈的文字,一起纪念毛主席诞辰周年!三位文字作者是柳诗的良师益友,我习惯了分别称呼:陆叔叔雷叔叔梅姨

《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感怀》

文/雷泽风

难忘激情五十年,

山呼万岁仰容颜。

而今肃立低垂首,

心似潮涌泪如泉。

《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三周年》

文/笑看失败一生

红霞万里碧空晴,

色彩斑斓日初昇,

曙气蒸腾大地满,

光辉灿烂毛泽东。

雨打门窗滴答声

中国想念毛泽东,

风哀草民不尽苦,

铃诉人间无限情。

《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三周年》

文/吴玉梅

圣诞节日颂歌声,

应颂真神毛泽东。

能聚散沙成钢铁,

可唤睡狮化游龙。

宣传主义少贵贱,

制定纲领均富穷。

锋芒所向无敌手,

笑傲天下一英雄。

《世界巨人毛泽东》

文/吴玉梅

今天是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周年。没有人记住唐宗宋祖的生辰八字,对毛泽东的生日,中国人不会忘记,永远!永远!永远的永远!

毛泽东是一个巨人,这是他生前的对手南斯拉夫强人铁托的语言:毛泽东是巨人中的超级巨人。

毛泽东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也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他缔造了新中国。

一生中,我见过毛泽东两次,一次,年,他站着。他站在敞篷车上,检阅红卫兵,我是红色铁流中的一员,狂热中不知对错。一次,年,他躺下了,他躺在水晶棺里,我虔诚的瞻仰他的遗容。那时的他,在我的心目中没有躺下。他好像高高的站在一块岩石上,脚下风暴雷电交加,大海在咆哮,千百人在海上奔跑。他的头被明朗的阳光照耀着。在他的脚下的岩缝中,有人在赞扬,有人在崇敬,有人在怀念。这一切,他都听不见。他高高的站着,高昂那颗睿智的头。

毛泽东高瞻远瞩,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无私无畏,以天下为己任;“静如处女动英豪”(续范亭),高人一筹的领袖风范,令多少人折服。因此,他麾下汇聚了大批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领一代风骚,开万世基业。

毛泽东有经天纬地之才,毛泽东有吞吐宇宙之概,毛泽东有旋转乾坤之力,毛泽东有横扫六合之魄。毛泽东的一生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他的深远影响将穿越时空,充斥宇宙,磅礴世界,辉耀万代。我们很幸运,生长在万载难逢的伟大的毛泽东时代,应该感到无限的自豪。

辞世前他对自己的一生有个总结,意味深长。对这一总结有不同的理解,特别是对于他说的一生干的第二件事,即发动文化大革命。他是这样说的:

人生七十古稀,我八十多岁了,人老总想后事,中国有句老话叫盖棺定论,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定论了吧!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了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打进北京,总算进了紫禁城。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得不好,后代怎么办,就得血雨腥风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纪念毛泽东诞辰周年》

诗/吴玉梅

《毛泽东故居》

韶山秀岭翠竹青,凹字房中蕴文宗。

胸有鲲鹏腾劲志,心藏龙虎展雄风。

荷塘莲藕纯洁蓄,石磨风车动力升。

生气盎然葱郁久,故居依旧亮光明。

《大柏地之战》

井冈会聚战犹酣,柏地设伏胜算添。

敌匪溃逃寻退路,朱毛挺进鼓风帆。

诱敌深入包围打,利我穷追猛烈歼。

战术出奇霹雳势,诱敌范例创非凡。

《长征》

二万五千里长征,瑞金起步展鹏程。

千辛万苦翻天度,四海五湖撼世惊。

敌堵突围赢胜绩,河拦硬渡战妖风。

扎根宝塔延安地,革命升华旭日升。

《一代天骄毛泽东》

能征善战灭王朝,解救黎民水火消。

武略精深施妙策,文韬博洽领风骚。

九州异彩千秋颂,一代天骄万古彪。

六位亲人垂史册,丰功伟绩比天高。

《四卷宝书壮升平》

四卷宝书开广宇,中华屹立日蒸腾。

河清海晏张国力,舜日尧天奔锦程。

饮水思源不忘本,感恩铭记报偿情。

继承遗志兴华夏,世代强国乐升平。

《读毛泽东诗词手迹有感》

龙飞凤舞势如虹,磅礴诗篇溢彩浓。

指点江山功盖世,激扬文字智无穷。

千秋伟业神州旺,百代风骚韵律鸿。

一曲长征抒壮志,身居盛景忆毛公。

《长征,地球上的红飘带》

察体诗——献给长征胜利80周年

面对镰刀斧头组成的旗帜我们又回忆长征

那是人类历史上一页应该大书特书的征程

瑞金城噙着泪水的农工恋恋不舍依依相送

吴起镇扭着秧歌的乡亲殷殷盼望烈烈欢迎

一条地球上的红飘带就这样烁烁灿灿鲜红

八十年的风雨阴霾蚀不掉我们心中的长征

八十年的刀霜剑雪撼不动我们心中的长城

八十年的历史长河满满书写千千万万英雄

八十年天翻地覆我们把长征精神代代继承

用汗水去浸染河山长征士气冲天宣布忠诚

用热血去弘扬信仰长征思想崇高锻造精英

用脚步去丈量地球长征气概昂扬留下永恒

用理想去憧憬未来长征精神不朽奠定必胜

长征的路上有风雨有冰雹有霜雪更有彩虹

大渡桥铁索寒低吟浅唱十八勇士不怕牺牲

四渡赤水出奇兵书写我红军战士众志成城

爬雪山过草地军需处长的一座丰碑照前程

东方红太阳升一道霞光唤醒睡狮迎来黎明

长征是宣言书它用不屈的脚步向世界证明

三十多万英雄好汉洒尽鲜血献出宝贵生命

冒着天上轰炸拼出地下围剿演绎血肉长城

掩埋战友揩干血迹他们枪林弹雨陷阵冲锋

长征是宣传队他们背负民族之光国家觉醒

多少人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献出热血与忠诚

留下行脚印留下青春音容山水呜咽颂英灵

参加红军跟党走变成了全民族的铮铮心声

长征是播种机所到之处播下遍地灿灿火种

火种在黄河边燃烧黄河滚滚响起怒吼声声

火种在长江边燃烧长江滔滔传来战鼓咚咚

火种在大漠边燃烧大漠孤烟恰似利剑柄柄

两年的苦斗两年的转战穿越地球奠定神圣

千万人浴血千万人牺牲千古不朽抒写豪情

殷殷血肉之躯铺就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

中国版图上的红飘带终于把地球浸染通红

今天我们缅怀长征我们奋发向上松原能行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永远是共产党人的作风

乐于吃苦不畏艰难总书记领松原重新长征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十八大会议在指引航程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大国外交政策世界结盟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一带一路战略锻造英明

重走长征我们集结队伍携手并肩风雨兼程

发扬精神我们集中力量开拓进取经济飞腾

建设新世界我们用科学发展观铸就新长征

缅怀先烈追思伟人松原再高歌一曲东方红

《华夏沙场秋点兵》

——献给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九月三日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华夏沙场秋点兵,国家庄严亮精英。

抗战老兵重披挂,英烈遗属再妆红。

开天未曾千般辱,辟地敢说万载荣。

铭记人民抗战日,不朽江山醒世峥。

九月举国凯歌鸣,华夏沙场秋点兵。

海陆空军齐亮相,枪炮战鹰展宏风。

昔日土炮窑洞造,今朝洋枪世界惊。

长缨当空迎风舞,金戈铁马动地声。

神州怒气鸣不平,东洋祭鬼逆流行。

十三亿众同敌忾,华夏沙场秋点兵。

抗战八年涌血泪,狼牙五士震苍穹。

宜将历史常为鉴,警告妖魔再逞凶。

弱肉强食不戡赢,穷兵黩武岂能冲?

昭示和平心一脉,争取合作情并容。

世界大同唯我愿,华夏沙场秋点兵。

威武之师传千古,人类进步彰永恒。

遍觅秋光意正浓,东方巨龙已升腾。

与时俱进谋发展,携手并肩求共赢。

红旗猎猎军威壮,铁骨铮铮意志穷。

古有弱国无强将,华夏沙场秋点兵。

《不忘九一八,牢记国耻日》

吁嗟乎:九,一八事变,一九三一年。东北枪声响,人民战火灾。无奈三军节节退,锦州北门铁锁开。日寇铁骑长城来。喜闻台儿庄,日寇尸垒多。黄河饮战马,中国血成河。噫兮!车辚行动急,日劫我车驰。满载全日物。同胞被杀斯。一弹致人命,同归一尽之。中华不可辱,丹心入史诗。赞怀胡烈士,成仁取义时。警惕入侵者,靖国神社罪恶大,岂容安倍拜幽灵。十三亿众同愤慨,东洋小鬼末日临。

警笛声声

警笛声声警钟鸣,国耻民愤心头萦。

金陵血浸红大地,东北泪洒湿长城。

钓岛强占勾旧恨,神社参拜酿新旌。

多行不义必自毙,难挡大江万古淙。

中华永固

江河行地日惊天,收尽阴霾是自然。

武力称雄一时霸,人心向背万年丹。

潮流义海推英杰,史领风骚覆罪愆。

今日幽灵如有识,应将前事把铭悬。

火炼金身血洗尊,神州劫后更芳芬。

红旗遍染山河灿,改革融消世纪贫。

运去旧年辞旧国,迎来新日展新春。

九三阅兵惊寰宇,屹立风云一劲军。

一剪梅

回首沧桑七十秋,敌忾同仇,浴血卢沟。

八年离乱泪痕留。愁下眉头,恨上心头。

斗转星移岁月流,换了江山,换了神州。

睦邻休道再无忧。难忘前仇,不记前仇。

《诗人毛泽东》(此篇文字来源:吴玉梅老师博客)

第一集宏程心路

年,刚刚大病一场的毛泽东,已经整整八十岁了。

  这年夏天,他还劳费情思地做了一件词墨韵事。他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把自己一生的全部诗词作品,重新抄写了一遍。抄完后,他一一核对,对其中的一些词句作些修改。然后,让工作人员又抄写一遍,抄清后,又再次核对。

  以老病之躯,如此这般,反复多次,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他似乎很想为后人留下一套完整的诗词定稿,又好像是在进行一次艺术上的自我总结。

  他或许是为自己的心灵世界,留住一片珍贵的情感空间,留住几多动人的历史回声;他或许是在用诗人的目光,审视自己一生的行程,重温那遥远起伏、百折千回的心路。

  世界上什么样的路最漫长,是心路;世界上什么样的路最短促,是心路;世界上什么样的路最险峻,是心路;世界上什么样的路最雄壮,依然是心路。

  数量并不太多的七十来首诗词,正是毛泽东播撒在坎坷心路上的心灵花朵。诗人毛泽东,该汇聚多少感情;毛泽东的诗,该传递多少消息。

  这里有蓬勃的青春意气,有婉丽的爱情悲欢;这里有谁主沉浮的浩歌,有霹雳暴动的风烟;这里有残阳如血的壮烈,有战地黄花的灿烂;这里有临海而迎潮博浪的激情,有登山而倚天抽剑的呼喊;这里有风流人物的慷慨,有人间正道的沧桑;这里有鲲鹏展翅的恢宏遐思,有乱云飞渡的从容气象;这里有宏图惊世界,更有腊梅傲雪霜;这里有坐地巡天的浪漫华章,更有闲庭信步的击水新唱。

  心路上的风景是这般灿烂。细细检视笔下天地,半个多世纪的人生风色、革命风云,半个多世纪的人生悲欢、历史巨变,在晚年毛泽东的心底,该唤起怎样的波澜?

  作为诗人,毛泽东是政治家诗人。作为政治家,毛泽东是诗人政治家。

  作为诗人,毛泽东是自信的。

  四十多岁的时候,在陕北峰峦起伏的黄土高原上,他便举起套着灰色棉袄袖子的右手,指着自己对一个来访的美国记者说了这样一句:“谁说我们这里没有创造性的诗人?这里就有。”

  从那个时候往前大约四十多年,这位创造性的诗人来到世上的第一声啼哭,和平常的孩子并没有两样。不过,忽然有一天,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抱着他第一次走出家门口时,越过坪坝下面的一方池塘,他看到的却是一脉诗乐之山------韶山。

  据说,远古时代,勤政爱民的虞舜从北方一路南下巡游,途经现在湖南湘潭和湘乡交界的山峰时,在这里建起了一座行宫。人们在行宫里载歌载舞,还演奏了当时的流行乐曲----韶乐。不久,虞舜南去了,一个美好的名字则留在了这里----韶山、韶峰。

  钟灵毓秀的韶山终究没有留住虞舜的脚步和动人的音乐,郁郁葱葱的韶峰和缭绕的白云,寂寞相伴了无数个春秋。

年,在毛泽东诞生一百周年的时候,绿荫掩映的韶峰半腰[韶山毛泽东诗词碑林]却长了一片占地二十五亩的诗词碑林。上面用花岗岩精心雕刻着诗人毛泽东的作品。一条蜿蜒小道伸进这灌木丛生的山坡,正是他小时候经常放牛或玩耍的地方。那时的乡村少年毛泽东绝不会想到,在传说中曾演奏韶乐的地方,将会长出自己的诗林。

  不过,十七岁那年,在第一次走出家乡这一人生转折的重要时刻,毛泽东在不经意间作了一次诗人方式的告别。

年,即将出外求学的毛泽东,临行前改写了日本一个叫月性的和尚写的言志诗,夹在了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离开韶山冲的毛泽东,到了长沙,到了北京,到了上海,到了广州,到了武汉,到了瑞金,到了遵义,到了延安。

  他脚步匆匆,四处寻觅。匆匆地行走,意味着任重道远。肩负使命的人,总不免五味遍尝。一路前行的毛泽东终于走出一个别样的人生风色,走出了辽阔的一片天地。他先是一名学生领袖,在湘江的波涛中舒展长臂,拥抱五四大潮,成为湖南革命的播火者。他成为了一个革命家,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引导泥腿子们奔向解放的大道,被人们称为“农民运动的王”;他成为了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在令人窒息的白色恐怖中,他站在遥望东方看得见曙光的山头点燃了星星之火;他还成为了一个思想家和理论家,在陕北高原的黄土窑洞里,他开始更为艰苦的理论进军,使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们接受了一次特殊的精神洗礼。

  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个人。革命者说他是领袖,敌人说他是“匪首”,同情革命事业的朋友也会开玩笑地称他为揭竿而起的“山大王”,但没有人说他是诗人。

  直到年,人们才惊讶地发现,长期在山沟里,在马背上战斗的毛泽东,竟然还会写诗。人们更为惊讶的是,正是毛泽东那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人格素养,造就了别具一格的诗风,使典雅高古的旧体诗词和中国革命的历史风云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

  就是他,一个叫埃德加·斯诺的美国记者,让整个世界都知道了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卓越的革命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年7月,二十三岁的斯诺来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领导的陕北保安。他是第一个深入苏区进行采访的西方记者。在这里,他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里有激越飞扬的歌声,有平等全新的生活,有始终如一的希望和永远乐观的情绪,更有一个民族永不屈服的灵魂。

  在昏暗的油灯下,斯诺和毛泽东陆续谈了十几个晚上。一向不大喜欢谈论自己的毛泽东,向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西方人敞开了心扉。谈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谈了自己的经历,顺便,也谈起了诗词。毛泽东把自己的《七律·长征》抄写给了斯诺。斯诺他在书里写道,“我用毛泽东主席,一个既善于领导征战又善于写诗的叛逆者,写得一首关于这次六千英里长征的旧体诗作为结尾”。从此,不仅在中国,在西方世界,人们也知道了毛泽东是一个会写诗的红色领袖。

  真正让世人领略毛泽东风骚独步的事件,发生在年的重庆。那年,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刚刚取得胜利的时候,到重庆谈判。他把年写的《沁园春·雪》透露了出来,结果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当时在重庆的美国记者斯特朗,曾评述说:“毛泽东写的这首诗震惊了重庆文坛,那些文化人以为他是一个从西北来的土宣传家,而看到的却是一个在哲学和文学方面都远远超过他们的人”。

  历史,不强求每一位重要人物都具有诗人的才华。可是,历史更钦佩一位伟人具有独领风骚的手笔。毛泽东独立风骚的手笔不仅震动了重庆文坛,更震动了十分敏感的政坛。

  

一桩笔墨韵事陡然转化成了政治斗争。

  重庆的一些报刊连篇累牍发表批判文章,有的甚至刊登谩骂式的和词。一首署名“雷鸣”的和词说的是那样的透底,“草莽英雄,林泽豪杰,巧饰文词虫贝雕。休夸耀,看青天白日,旗遍今朝”。

  谩骂归谩骂。敏感的国民党宣传部门十分清楚,一首《沁园春·雪》,使毛泽东及其主张在政治的天平上增加了文化人格的几多分量。他们私下组织一些舞文弄墨之士,试图写出一首超过《沁园春·雪》的词,然后以国民党领袖人物的名义发表。可策划半天,最终也拿不出像样的词作,只得悻然罢手。

  已经回到延安的毛泽东,看到重庆报刊上那些曲解生事的和词,只说了一句,“国民党骂人之作,鸦鸣蝉噪,可以喷饭”。

  诗人只是毛泽东诸多身份中并不那么重要的一种。他有更多更大的历史使命,他有太多太大的事情要做。于是,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人们看到了:

  在人民解放战争的洪流中,他以运筹帷幄的战略智慧,导演了一出波澜壮阔的战争史剧;在开天辟地的庄严时刻,他和战友们踏着古旧尘封的皇城砖道,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历史的新纪元;在百废待兴的日子里,他和战友们领导站起来的中国人民重振山河,荡涤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在战火烧到国门口的时候,他毅然决策,打了一场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 ;在凯歌行进的岁月中,他把目光投向历史的更深处,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确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他又艰辛地探索着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东西方冷战对峙和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面前,他始终警觉地   历史给了毛泽东激情,历史演变的波澜壮阔也给了他独有的创造灵感和非凡的写作方式。

  昆仑之巅,长城之墙,仿佛是他胸中的笔;华夏大地,高天厚土,仿佛是他笔下的纸;黄河的水,长江的浪,仿佛是他纸上的墨。

  炮声隆隆,千里莺啼,是诗人诗中的平仄和韵脚;万丈长缨,百舸争流,是诗人诗中的遣词和意境;屹立山顶的松,扎根原野的草,翔飞中天的鸟,游弋江湖的鱼,还有那一年四季无比绚丽的花,从南到北迎风招展的旗,这千般风情,这万种生灵,便是跳动在诗中的字符。

  每一首诗,似乎都成为了一次事件,一段岁月,一种激情,还有他的理想的形象见证;每一首诗,似乎都洞开闸一扇窗户,往里看,哪里有风骚独具的个性情怀。

  正是在和人民一道创造历史的进程中,毛泽东也创造了只能属于他的诗。

  这是一部史诗,真切地写照了在中国革命洪流中昂扬进取的人格精神,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建设进程中的壮阔场面。

毛泽东一生奋斗,所以他一生有诗。他的革命的一生,同时也自然地成为了伟大的政治家诗人的一生。

心静了

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文字舞会

赞赏

长按







































北京都有哪些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治疗方法最好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