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5/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贵州省遵义市第八中学课后服务课程之美食课堂。学校供图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五小学生在学国画。学校供图

■“双减”在行动·学校教育篇

争做“双减”示范、推动教体融合、建立“1+1+N”菜单服务、探索“1+7”师资模式……“双减”政策推行以来,贵州省遵义市从校内到校外打出了一套全方位、立体式的组合拳。

在遵义教育人看来,“双减”是一场教育变革,为学生减负是“双减”的起点,要乘势而上,抓住落实“双减”的契机,努力塑造一个良性的基础教育生态,把学生综合素养提上来,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抓住核心,做好顶层设计

“我们终于迎来了发展素质教育的良好机遇,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向课堂要质量,提高教师水平。”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认为,“双减”并不是单纯的减负,而是一场力度空前的教育改革。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成为了遵义“双减”工作的首场硬仗。利用暑期,遵义举行了多场“双减”讨论会、意见征求会、教师动员会等。

“‘双减’工作不单单是解决问题,更是遵义教育再发展的一次机会。”遵义市教体局局长周玉新表示,提高对“双减”工作的认识是此次改革的关键。

在讨论中,遵义的基层教育工作者逐渐形成共识。汇川区教体局综合股股长严臣恩表示,要以“加减相宜”“内外联动”“长短结合”的辩证观来看待“双减”,短期要满足学生校内外的减负需求,长远则应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以切实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每位教师一定要有高站位、大格局,要抓住‘双减’这个良机,全面推行课后服务,提升教育质量,发扬学生个性,全力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新蒲新区白鹭湖小学校长李世波在学校教职工大会上说。

统一思想认识后,遵义从高站位出发,开始对全市的基础教育生态进行系统性重塑,一场剑指更为高远的改革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开启——

9月10日,在遵义市教师节表扬大会上,魏树旺再次明确表示,遵义市要力争在3年内建成省级“双减”示范市。也是在这一天,为推动“双减”精准落地,让素质教育实施有载体,遵义市在顶层设计上全力推动“教体融合”,加快理顺体制机制,原文体旅游局体育事业人员正式划转到新成立的教育体育局办公,成为贵州省率先实现人员、机构实质性整合和教育体育融合发展的地级市。

如何有效指导各县(市、区)落实“双减”?遵义迫切需要一份总揽全局的方案。8月16日—29日,在副市长李莲娜牵头下,遵义市教体局拟写“双减”草案,并征求财政、编制、人社、宣传、网信、政法等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县(市、区)相关部门意见,最后经市委、市政府审定下发《遵义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试行)》,在全省率先推出“1+1+N”菜单服务、“1+7”师资模式等硬核举措。

方案有了,落实是关键。为此,遵义市成立了“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亲任组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等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体局。教体局还特别设置了“双减工作专班”,成员由涉及“双减”的各个科室组成并实行“双减”工作推进情况周报制。

巧用减法,深化教学改革

在汇川区,从年开始的一项年度比赛引起广泛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