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贵州日报」 新蒲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袁甜 永乐镇山堡村辣椒火热上市,虾子镇南坪坝区蔬菜供不应求,喇叭镇高山葡萄翠绿可人……着力推进辣椒主导产业,蔬菜等其他特色产业齐头并进,运用大数据实现产销无缝对接,“红”“绿”“蓝”三色交融,推动着遵义市新蒲新区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助推乡村振兴开新局。 红——小辣椒做成大产业 新蒲新区永乐镇山堡村,以辣椒闻名。 在山堡村坝区亩的连片辣椒基地里,颗颗饱满的辣椒预示着丰收的希望。作为省级示范基地,山堡坝区辣椒基地的收成关系着户农户人的收入。 “今年亩产干辣椒公斤,且价格比去年有所上扬,预计销售情况乐观。”山堡村党总支书记盛吉韦介绍。 今年1月,遵义德庄食品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遵辣集团有关负责人来到山堡村多方考察后,将辣椒核心示范基地落户于此,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发展辣椒订单种植。 把小辣椒做成大产业。以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主要种植模式,新蒲新区年稳定种植辣椒10万亩,以亩以上坝区为重点,全区发展10个百亩以上辣椒规模化种植示范点。 “示范基地建立,对产业的管理上更加精准、要求更高,实现统一规划、统一育苗、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管理、统一销售,也减少农户的种植风险和担忧,产生更高效益。”新蒲新区辣椒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王枭航说。 绿——特色种植花开遍地 时下,正值蔬菜成熟上市的时节,虾子镇乐安村奉山组的亩蔬菜郁郁葱葱,辣椒、茄子、苦瓜挂满枝头。 基地里,产业路阡陌纵横,趁着清晨的凉爽,十几位菜农穿梭其间,忙着采摘。这些带着露水的蔬菜从枝头被摘下到市民餐桌,不超过3小时。 利用距离中心城区仅20余公里的区位优势,虾子镇今年种植蔬菜约亩,分布在南坪、青山坝区以及宝合村、乐安村等蔬菜基地。其中,基地面积最大的南坪村每天销售蔬菜15吨。 近年来,新蒲新区以“四新一高”(培育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发展新模式、形成新业态,实现高效益)为理念,按照“”产业布局体系,着力推进辣椒主导产业,蔬菜、花椒、苗木花卉3个重点产业和精品水果、特色种养、中药材、茶叶、烤烟、粮油6个一般产业。 和虾子镇一样,毗邻中心城区的喇叭镇发展起高山葡萄产业项目近亩。眼下,正在挂果的葡萄如翡翠珠子般长势喜人。喇叭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徐野介绍,今年该镇可收获葡萄50吨,再过两个月,这些葡萄就将销往遵义、贵阳等地,最远销至广州。 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推动特色产业百花齐放。据悉,今年新蒲新区还将以推进永乐、喇叭、虾子的9个坝区产业示范为突破口,以城市保供为核心,以建设蔬菜(辣椒)基地为重点,打造15个城郊型保供蔬菜基地,以至信药业为依托,建设8个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培育6家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场。 蓝——大数据为销售把脉 推动特色农业“接二连三”驶入“快车道”,科技支撑与市场导向必不可少。 在新蒲经开区贵州扶品后勤服务有限公司大厅的大屏上,当日的农产品销售数据在不断刷新。这是新蒲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开发的智慧云平台,集应用、分析、展示功能于一体。 “通过智慧云平台,可以清楚了解到坝区当前的种植养殖情况。一旦农产品到了上市期,就及时对接客户和坝区,确保农产品有销路。”贵州扶品后勤服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通过对农产品销售数据进行分析,还可反过来引导合作社和农户按需种植养殖,上接市场、下接坝区,实现产销无缝对接。 “现在,我们正在打造山堡辣椒品牌,进行糟辣椒、辣椒面、辣椒酱等产品的加工,把我们的农产品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商品,增加辣椒的附加值,实现更高的收益。”盛吉韦说,山堡村辣椒基地正在尝试发展“种植+加工+销售”模式,一家辣椒加工厂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建成后,将供山堡村进行辣椒烘干、深加工使用。 “今年,我们山堡品牌辣椒,将在第六届辣博会上亮相!”盛吉韦信心满满。-08-:00:00:0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特色产业百花齐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