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www.paisufa.com/ 自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感染引发全国肺炎疫情以来,这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已历时逾3个月,并已演变为一起“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1月21日,遵义迅即进入抗疫状态,第一时间制定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胜利”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的工作要求,坚持“两手抓”,夺取“双胜利”。根据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安排部署,遵义调查队开展了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从疫情影响来看,一季度经济虽艰难开局,但在收获贫困县清零和新冠确诊患者治愈清零两项战果后,全市经济回暖升温的信心增强。 一、一季度经济急骤向缓,战“疫”中艰难开局 受新冠疫情防控影响,需求和生产骤降,投资、消费、出口均受明显冲击,短期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明显存在,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根据遵义市有关部门信息,虽然一季度经济总体平稳,潜力和韧劲客观存在,但较预期比差距较大,部分指标增速回落或负增长趋势已成定局,特别是服务业行业的关门停业长达一个月甚至更久,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小觑。 (一)月度主体经济指标情况 1-2月,遵义市经济主体指标中,万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1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速为-25.8%(按省统计局要求,工业、投资总量不予公布),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3.36亿元,同比增速为13.3%(在全省排名第一),财政总收入为.31亿元,增速同比为-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7.52亿元,增速同比为-11.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截止当月月底)为.32亿元,增速同比为4.4%(在全省排名第一),1、2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分别为.3、.5。 (二)房地产价格环比受疫情影响较大 年1月、2月,遵义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指数分别为.2和99.6,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指数为99.5和99.3。1月份受传统返乡置业消费习惯影响,新房价格略有上涨,而二手房临近年关,访客减少,价格略有下降,2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房、二手房交易基本停滞、受冲击严重。 年1月、2月,遵义市新建商品住宅同比指数为.2和.5,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指数为96.6和95.6。新建商品住宅高品质楼盘不断崛起,从同比来看,2月份较去年价格略有上涨。二手房受棚户区搬迁赔付方式以新住房赔付为主原因影响,二手房需求较之前明显减少,二手房交易逐渐转冷,自年4月起二手价格出现下降。 (三)2月份劳动参与率“遇”新低 疫情胶着期,第二、三产业因复工复产时间被大幅度推迟而受影响较大,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人员密集型服务业、住宿餐饮、休闲旅游等行业,3月份仍处于暂缓恢复营业或逐渐恢复营业状态,受到的影响最大。调查结果显示:年,1-3月,遵义市城乡劳动参与率分别为67.5%、56.1%、64.9%。2月劳动参与率最低,同比年2月减少16.6个百分点。 (四)一季度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下滑 新冠病毒疫情对遵义市城乡居民增收造成一定程度冲击。疫期农副产品消费需求不振,休闲农业、餐饮住宿、交通运输、城镇个体经营实体店等基本停摆,直接影响了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的增长。调查数据初步显示,城乡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下滑较大,国家样本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原始对比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原始对比增长2%。根据居民收支调查初步汇总数据推算,预计今年一季度遵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然将保持较高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增速有所下降,绝对值与去年同期值保持持平状态。 (五)一季度预计农业增加值同比较快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迅速反应、周密部署,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了农时不误,春耕备耕有序推进,农资供应和畜牧渔业运输、屠宰、销售恢复正常,预计一季度猪肉产量小幅下降,牛羊禽肉产量略增,总产量达13.62万吨(同比降低0.59万吨);畜禽产品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5%左右,预计生态畜牧渔业总产值达64.8亿元(同比增加2.9亿元)。同时,由于加快蔬菜采收进度、积极对接省内外分销,分区分户采摘春茶、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等措施的实施,预计年一季度增加值达76.45亿元,同比增长4.12亿元,增长5.7%左右。 二、两个“零”增强“后补”信心,全年经济形势有喜有忧 阳春三月的黔北大地一派生机,好消息一次又一次刷屏网络:3月3日,贵州省政府发布公告,正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遵义市贫困县清零,实现了整体脱贫;3月13日,遵义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清零,3月16日,贵州省清零,3月19日,中国首次实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零报告,我国迈过了至暗时刻。遵义市疫情防控战场和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两个“零”,增强了全市上下“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的信心,但从国内外形势来看有喜有忧,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疫情防控有力有效 疫情发生后,遵义市第一时间安排部署,迅速作出反应,制定切实可行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在坚守“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上举措有力、成果有效,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为保障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做出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贡献。目前,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确诊病例全部治愈,无新增病例,无疑似病例,为经济回暖升温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上年经济基础较好 年,遵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32亿元,比年增长9.7%,增速高于全国3.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在全省排位从年一季度的第8位升至第2位,是自年以来首次排名全省第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33亿元,增长8.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比上年增加元。呈现农业稳步发展、工业经济持续领跑全省、服务业增长较快、基础设施投资占比高、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等特点。这为应对突发疫情和恢复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三)复工复产及时有序 遵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工作,推出多项有温度的服务举措,如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对事关民生保障的企业、生产防控物资企业的登记备案等事项,实行“预约审批、网上办理”“告知承诺、容缺后补”服务。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共遵义市委办公室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项目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采取领导包保、组建工作专班,采取”一企一策”等措施,在严格要求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督促指导和协调服务企业做好人力、物力、资金等要素保障。 (四)项目建设促稳增长 遵义市年拟实施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9个,总投资规模亿元,年度拟完成投资亿元。其中:列入省级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个,总投资规模亿元,年度计划亿元。大量项目的开工、大量资金的投入有利于稳增长,同时吸纳了大量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低技能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截至3月15日,全市个省级重点项目、家省级重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实现复工复产,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建设项目个全部实际复工。全市高速公路9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复工、复工点个。国省道重点项目已复工10个、复工点40个。 (五)相关服务保障得力 遵义市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切实围绕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民生三感”,全面做好特殊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保障,抓好就业、就学、就医、出行、生活物资保障等民生工作。市级财政下拨年市级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万元,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仁怀市积极对接福建、浙江、广东等农民工务工地相对集中的地方,劳务输出人外出务工;习水县输出省外劳动力人,发放创业贷款87笔万元。在服务企业方面,各地强化要素保障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如仁怀市出台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调控0万元资金进行财政奖补,对1月25日后疫情防控期内新生效的贷款给予50%贴息。对承租国有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免收2至3月房租,减半收取4至6月房租。 (六)部分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生存困难 疫情控制后,经济下行压力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依旧存在,部分已复工的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存在业务量锐减情况,因客源少、订单量大幅缩减而出现间断性经营。融资困难长期伴随着小微企业的经营与成长,加之部份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现金流偏小甚至出现中断,致使其流动性严重不足,进一步影响到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持续经营。 (七)海外疫情爆发影响出口经济 3月份,海外疫情还在蔓延,全球经济衰退几乎成定局,金融动荡仍未结束,油价下跌和地缘政治交织。受此影响,我国的出口空间受限,外向型企业缺少海外订单,产能运营水平不高;入境确诊患者增加,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这对我市全年经济增长将有一定影响。 三、几点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但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多方面发力解决存在的问题,一定能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一是继续做好疫情防控,有序刺激消费增长。“大战”并未结束,“大考”仍在继续。疫情控制后,餐饮、景区、公园等受疫情影响限制的行业和经营场所,在确保必要防控措施、有效杜绝大规模人员集聚行为的基础上恢复正常经营,人们被抑制了的消费欲望得以慢慢释放,但人们的心理还存在一定的余悸期,要有序疏导人们的消费需求,刺激消费恢复性增长,同时,继续引导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娱乐、智能服务、无接触配送、生鲜类APP等新经济业态有序发展,继续引领新的消费需求。 二是出台针对性的恢复生产经营“定制化”政策。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由于体量小、抵御风险能力弱,其经营状况在疫情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根据小微企业和个体经济的特点,从政策补助、减免水电费用等方面,量身定制相关“专项扶持”政策。 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精准服务。向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让企业受益,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发展动力和社会创造力。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融资政策的宣传力度,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简化融资程序,鼓励金融机构用足用活各项现有监管政策,积极通过发行小企业债、绿色金融债等专项债券的方式,拓宽小微企业贷款资金来源。 四是鼓励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开展自救,瞄准市场机遇加快转型升级走出新路。加强内控管理和内部控制,优化运营成本和人工成本,不断提升产品服务和质量,以市场为导向重构企业产品和服务,不断增强企业持续经营的内生动力和市场竞争力。瞄准市场机遇,加快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转型升级,使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市场前景和预期。 五是大力发展生猪养殖,降低肉类食品价格。进一步促进生猪发展产业化发展,逐步实现“县县有龙头”和“生猪自给率达%”两大目标,大力发展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生猪养殖,确保猪源供应充足。加快推进生态家禽、水产等“短平快”生猪替代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养殖企业合理安排出栏时间,加快禽肉、禽蛋等投放市场,有效补充肉类供应,降低肉类食品价格。 六是加强返岗就业政策引导,提高劳动力就业积极性。要统筹抓好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人员返岗和用工问题,针对用工缺口大的项目和企业,可以采取企业主导、部门配合、区域统一招聘、人员集中输送的方式,在确保防护到位、信息畅通的前提下,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难和群众返岗难的问题。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作用,在各行各业加大宣传力度,为就业创业、灵活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千方百计加快恢复就业、稳定就业。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劳动力就业积极性。 编辑丨梁泽恩 审核丨张永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