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2/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大家加把劲,今天这批货要全部打包完,下午快递车来了好出货。”9月24日,在位于遵义市汇川区遵义v谷的遵义禾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包车间里,看着十几名员工忙着给2万余个包裹打包的热闹场面,公司副总经理贺涛心里总算放了心。

“现在的销售情况已经恢复了,比起二三月份每天只有个包裹来说,已经增长了近10倍,连账单都增厚了不少。”回想起疫情发生之初企业所遭受的“打击”,贺涛说,“回血”很快了。

今年2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快递行业遭遇到了不小的阻碍,依托快递蓬勃发展的电商也面临有货无路的窘境。

“快递延迟比较严重,甚至有的地方直接到不了,我们卖的几乎都是遵义农特产品,保质期比较短,货物积压在仓库里,或者烂在路上,短短两个月就损失了多万元。”贺涛说,公司从年组建以来,这样的危机第一次遇到。

危机中育新机,贺涛同公司其他几位股东商量后决定,特殊时期特殊应对,不仅更换了原来服务的快递公司,把销售线延长,还调整了销售方式,只要是当时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商品一律成本价销售。

“遵义这方土地出产的农产品品质优,加上我们价格不贵,遵义羊肉粉、无盐酸菜、碱水面等多个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的15家店铺都卖得不错。”贺涛说,现在公司除了经营线上店铺,还发展起了直播带货等业务,每个月销售额达多万元。

“随着大众购物模式的改变,电商平台发展越来越好,我们的收获也越来越多。”翻开一本本详实的销售台账,看着不断增长的业绩数目,贺涛更加坚信,自己转行电商的这个决定没有错。年,辞职后的贺涛成了开淘宝店铺的“个体户”,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行一起投资成立这家公司。

坚持到今天,他不仅见证了遵义农特产品依托电商平台走得更远、越销越俏的好局面,也完成了自我的“修炼”。

对于未来,这位“90后”的“老电商”心里早已打起了算盘:“遵义农特产品的市场很大,尤其是加快推进绿色食品工业之后,发展前景更是不可限量。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利用‘电商+直播’的新型销售模式,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依托公司打造的‘山咔咔’品牌,把更多优质的遵义农副土特产品推销出去。”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黄霞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