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遵义日报 做好“融报道”传播“好声音” ——红花岗区积极推动新闻宣传工作提质增效 李娜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今年以来,红花岗区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工作主线,紧盯内容本土化、传播立体化、效果最大化、发展机制化的“四化”目标,坚持“深挖、提炼、扩面、广传”八字方针,精心策划喜迎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乡村振兴、安全生产、助企纾困、疫情防控等系列宣传报道,积极对接上级主流媒体加强对外宣传,为打造遵义创新发展“火车头”、建成“首善之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提升了红花岗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理顺机制,加强融合,传播矩阵全面形成 按照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根据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求,该区组建了红花岗区融媒体中心。自年3月成立以来,红花岗区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各媒体间深度融合与聚合共振效应,着力将红花岗频道、“多彩红花岗”“今日红花岗”报纸专版、“红城发布”App、新浪微博、抖音号等媒体平台的人员、设备、阵地进行整合,并从强化互联网思维入手,重新定位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集中资源向移动端倾斜,达到了掌上App、 围绕中心,加强统筹,主题宣传引导有力 结合重点工作、重要活动等时间节点,及时制定下发文件,进一步统筹全区宣传资源,充分发挥区级媒体引导力。区级媒体平台统一开设了“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贯彻党代会喜迎二十大”“安全生产”“纾困的决心复苏的信心”等专栏。围绕“四新”“四化”策划推出《贵州钢绳:乘着新国发2号文件的东风继续“拉力十足”》《延链补链强链助推红花岗工业高质量发展》等报道;围绕助企纾困策划推出《红花岗区:落实延缓缴税政策助力企业平稳发展》《打造美食街焕发新活力》《坚持纾困解难解决企业“烦心事”》等报道,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社、《贵州日报》等省级以上主要媒体发稿余条,区级媒体发布各类宣传信息1.1万余条。 精心策划,加强对接,宣传报道热传“出圈” 聚焦中心工作,加强与中央、省、市各级主流媒体的对接,策划选题进行推送,借助上级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不断提升对外宣传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充分展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上大报,推出《贵州遵义红花岗区加快小区改造居民参与家园焕新》《遵义红花岗:打造红色课堂》《一碗地道遵义羊肉粉留住游客的胃和心》《助企纾困红花岗在行动》等新闻通讯,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刊发。上头版,推出《一根钢绳:牵引国之重器叫响贵州品牌》《遵义市红花岗区“减税降费”提振企业信心》等重点稿件在《光明日报》《贵州日报》等媒体头版刊发。出精品,精心打造了《遵义红花岗:打造红色课堂》《小学生车流中“捡到”一岁幼童》《从不适应到成为他们的“妈妈”——一位特殊教育老师的自述》等新闻产品,获得社会广泛 依托平台,加强组织,红城故事精彩不断 充分发挥区级融媒体平台优势,加强专题宣传策划,持续深耕本土内容,重点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安全生产和助企纾困等工作推出系列宣传报道。聚焦全国“两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优化营商环境、疫情防控等推出重点新闻产品。并针对各个节日节气时间节点,制作并推出系列软文、海报、H5等原创产品,其中,通过抖音短视频、一图解读等形式推出“祭祀绿色”“五一游红城,我在红花岗等你”“我们的六一”“贵州生态日”“青春不负年华”“二十四节气”“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对外展示了红花岗区良好形象。 强化纪律,加强培训,锤炼“四力”过硬队伍。在重大时间节点,及时下发《工作提示》,明确宣传口径,严肃宣传纪律。以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为导向,持续抓实理论学习和思想武装,开展集中学习、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精神境界。报送参评原创新闻作品《长征精神永传承红色长卷赞百年》荣获第三十七届贵州新闻奖三等奖。建立每月各单位上稿及选题报送情况通报、选题评比、重点约稿等机制,提高各单位宣传信息报送质量。组建区级通讯员队伍,以“三类”(节点类、主题类、约稿类)新闻选题会为抓手,定期对全区通讯员队伍进行宣传纪律、新闻选题策划等培训,并邀请省、市主流媒体知名记者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宣传队伍的新闻素养和新闻策划能力。 (作者单位:红花岗区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