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沐康白斑抑菌液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833.html 从遵义市区出发,一路向东,11年间,这里从一座小镇发展成为了一座新城。 从遵义市发展格局上看,由于老城区承载能力日趋饱和,急需释放城市发展的压力,一座新城的建设便顺理成章的被提出。经过11年的建设发展,在新的起点上,这座新城又承担起了打造遵义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增长极的历史使命,这就是新蒲新区。 作为遵义市中心城区城市东扩的主战场,新蒲新区从一开始建设就上演了一出出夺人耳目的好戏。春去冬来,新蒲新区也从让全市人民略感陌生的名词成为了一个休闲、旅游、求学、居住、工作的好去处。 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既有云门奇观,也有沙滩三贤。 这里民富业兴,安居乐业,既有人间烟火,也有“辣”味百态。 坚持“大扶贫”补短板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今后五年,贵州省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牢记嘱托、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仓禀足而知礼节,只有全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才能确保同步全面小康;只有实现同步全面小康,才能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 如何才能按照省委、市委部署,在全市打好“三大战略”行动中走前列、做表率,新蒲新区将脱贫攻坚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自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市安排部署,全区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2.5亿元,积极响应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秋决战”“冬季充电”等战略行动,同时成立了以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区级脱贫攻坚指挥体系,将全区分为8个战区指挥部,实行领导和部门包村、干部包户的责任体系。 年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贫困发生率8.18%。年末,全区建档立卡人口人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 年12月底,三渡镇、喇叭镇,2个贫困乡镇摘帽,18个贫困村全面出列。 年12月底,全区92户人“两防户”将退出预警帮扶平台。 “搬迁到这边来让我们感觉太幸福了,以前在老家那边条件很艰苦,孩子读书很不方便,现在搬到这边来不但解决了孩子读书问题,还解决了我们的工作问题。”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葛真香高兴地说道。 全市唯一的易地扶贫搬迁跨县安置点坐落于新蒲新区新中街道松源社区,在这里集中安置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户人,他们有的来自务川,有的来自仁怀。为了让他们“搬得出、留得住、快发展、能致富”,新蒲新区实施“一对一帮扶、一户一就业、医疗服务、社区服务、子女就学”等保障举措,依靠“九个不出院”措施,松源社区的居民们在小区内就可以享受到就业、就医、就学的便利服务。 从出山到进城,从农民到市民,巨大的生产生活环境以及身份的转变,让搬迁群众一时间适应不了新生活,但随着各项措施的实施,他们亲身感受到了新蒲新区作为一个新家的温暖,同时也让他们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如今走进幸福社区,看到的是一张张笑脸,听到的是琅琅读书声,政策好不好,这里的群众给出了答案。 坚持“大数据”抢先机 如果说便捷的交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那么快速的网络和精准的大数据便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让群众少跑腿的先行条件是让数据多跑路,充分挖掘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更好地以大数据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服务民生社会事业更是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巨大变革之一。 新蒲新区作为全国第二批5G商用城市的市级先行示范区,今年建设5G基站个,同时对涉及雪亮工程、智慧校园、辣椒加工、食药监管、水库坝区及电子政务等多个领域的互联网新型数字设施、物联网产业等10余个“新基建”项目进行投资新建。 在新蒲新区政务服中心,为了方便外地企业,开通了“网上办理”,即申办人可以在网上提交审核材料,全程网上办理,双方不必见面,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和提高办事效率;原来20个工作日办结,在材料提交齐全的情况下能实现“当日受理、当日办结”。 “网上办理这项业务在今年疫情期间助推复工复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用见面能减轻疫情防控的负担,业务照常办理也能让企业更快恢复生产。”新蒲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效能建设科科长王兴介绍。 大数据产业发展带来的便捷不仅仅如此,更多的体现在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上,传统的买卖在大数据的加持下,从以前是“有什么买什么”,转变为现在的“要什么卖什么”。 在遵义市(新蒲)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智慧云平台大屏上,显示了新蒲新区各个坝区蔬菜种植情况以及来自全市各个超市、学校、企事业单位的订单情况。新蒲新区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席波告诉记者,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了农产品的产销精准对接,而用户也能在线上追溯到购买产品的生长过程、施肥情况、质检报告等信息,同时坝区也能根据订单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坚持用“大生态”迎未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座城市发展的好与坏,除了各项经济指标外,更多的体现在能否为这里的人们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新蒲新区在发展过程中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白鹭湖、天鹅湖、新新之轴景观带、新蒲湿地公园等都市绿地,让绿色成为这座城市的底色。 禹门晚钟响,漫步洛安江。从虾子乐安村落石台起,最后到新舟沙滩桥,有一片全长共约5公里的景观带,这里种满了荷花,又有小桥流水、绿水炊烟,故称“十里荷塘”。它的建设,不仅改变了附近群众的生活环境,更多是改变了他们的生产方式,随着游客的增加,让很多附近的居民吃上了“旅游饭”。以往年年外出打工,如今在家当老板,既能赚钱养家,又能照顾家人。 大生态是绿色发展的“好气质”,为了保持这样的“气质”,便有了以区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为主任,新蒲新区22个成员单位组成的新蒲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十三五期间,新蒲新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6.35%,年更是上升到了97.3%。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用“好生态”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并持续向好是近年来新蒲新区始终坚守的底线。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总是遵循着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新蒲新区从无到有展现了一座现代新城的蜕变过程,这不仅为全市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其他地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一个“样板”工程。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三大战略”行动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看到的是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协调推进“三大战略”,打造成为遵义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增长极作出的不懈努力。 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十三五”期间新蒲新区协调推进“三大战略”行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面对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新蒲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践行新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四轮驱动”战略,全面加快“四区一带”建设,形成“城镇带动、产业驱动、以产兴业、以城促产”的产城互动新格局,全力做强做大县域经济,再次书写出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新蒲新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陈寓袁甜 一审:朱若岚 二审:林萌 三审:王幸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