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苟坝会议会址

新华社贵阳10月19日电(记者李惊亚)“以前住在木房子里,在猪圈里上厕所,晚上孩子都不敢一个人去。”45岁的苟坝村村民代兴会说。在外打工多年的她,如今是一家乡村客栈的老板娘。

年,代兴会一家人从四合组搬到了红军街上,在政府的帮助下,盖起了二层小楼,做起了乡村旅游的生意,去年净收入10万多元,她说,“以前拼了命干活也挣不到这么多钱。”

苟坝是位于贵州北部遵义市播州区的一个小山村。81年前,长征中的中央红军经过这里,在苟坝召开会议,撤销进攻打鼓新场的计划,使红军免遭一次重大挫折,此次会议成为遵义会议的重要延续。

作为革命老区,苟坝村长期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产业单一,村民的生活并不富裕。年,遵义市规划以苟坝为核心,打造面积平方公里的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

三年下来,苟坝会议原址、会议陈列室、红军村、医院等景点已打造成型,并配套建设服务区、商业街、生态农业观光园等,苟坝呈现出一片全新的面貌。

苟坝红军村

沿着村子里石板铺成的小道绕村走上一圈,矗立在村中的“苟坝会议会址”格外显眼,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道路两侧的房屋都挂著马灯,村子里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存放著各式马灯的乡村博物馆。81年前,中央红军的马灯不仅照亮了漆黑的深夜,也见证了改写中国命运的历史瞬间。

“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了。”26岁的苟坝红创区讲解员雷艳茹说,“今年来游玩的游客特别多,对红色历史也比较感兴趣,虽然一条线路讲解下来要两三个小时,并不轻松,但我心里高兴。”

苟坝会议会址风景

红军街上居住着的多是易地扶贫搬迁下来的农户。这里的房屋依山而建,均是黔北民居风格加红色文化元素,在蜿蜒平整的沥青路旁,每隔数米就有一个鲜花盛放的木质花坛,走在这里倣若置身花海之中,时常能听见游人的笑声。

苟坝村盛产土豆,村民郑显奎家院子里晒的都是土豆片。“过去一斤生土豆卖不了几块钱,现在游客多了,我将土豆切片、油炸后卖给游客,一袋土豆片就要10块钱,而且供不应求。”他说。

据统计,年10月以来,苟坝景区已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9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至1.2万元。

随着苟坝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区项目的持续推进,村民都陆陆续续从破旧的老宅搬了出来,住上了新房。

“今年我们启动建设体验式旅游,要让游客通过VR技术感受红军故事,未来还要打造红色竞技类项目,对接老中青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遵义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管委会主任刘明贵说。(完)

来源:新华社亚太日报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北京最好看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