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http://www.bdfzkyy.com/m/

「本文来源:贵州日报」

因山陡路滑,摔了无数跤;为及时救治村民,多少个深夜依然疾走在山路上;自感医学知识欠缺,55岁还自费去大学学习。地处大山深处的上螺蟹村,不论何时,村民们常会见到周国其背着药箱,奔走在山路上或去给村民看病、送药。

“老王,戒烟、不要醉酒,饮食清淡一点,早晚多走一走。身体不舒服,及时打电话给我。”8月13日中午15时许,骄阳烤着黔北大地,在黄莲乡道竹村,村医周国其正在78岁的村民王同兴家,为他检查身体,告诉他一些老年养身健康知识。

黄莲乡,平均海拔米,地广人稀,素有黔北“小西藏”之称。

59岁的周国其,家在相邻的坡渡镇高台村转坝组。“以前,农村缺医少药,村民是小病拖、大病扛,很难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中学毕业后,在家务农的周国其,就萌发了学医疗知识、开办乡村卫生室的想法。

随后,22岁的周国其到毗邻的重庆市綦医院余德忠医师那里拜师学艺,并购买专业医疗书籍,系统学习医疗技术。

“那时,我还是一个年轻小伙,精力充沛。白天跟着老师为病人诊断,夜晚学习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照样上班。”周国其笑了笑说,跟师苦学了3年,才学到了一些医疗知识。

年4月起,周国其在高台村,开了一家乡村诊所,方便该村村民就医。年7月,他获得了乡村医生资格证。周国其仍记忆犹新,20世纪80年代末,村民普遍比较穷,很多村民几元钱都拿不出,常赊账。至今,他已记不清有多少人看病赊了账、有多少人没付钱。“大家都是同村熟人,医者仁者之心,看着他们患病没钱医治,我心里很痛。只要能治好他们的病,我会尽力而为,根本不考虑是否给治疗费。”村内和临近的贫困家庭或孤寡老人患者,周国其免费治疗,还“赔”上一顿午饭或晚饭。

年7月,周国其到桐梓县卫校进修。医疗技术的提升,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认可。

在村民眼里,乡村医生就是一名“撵山”人,顶风露雨是常事。周国其称,以前在高台村行医时,出门靠步行,起步就是上山或下山。每月五次到松坎区卫生院、羊磴区卫生院,还要到綦医院购买药品和寻求医疗技术帮助。

到村民家出诊,都是行走在山间的羊肠小道上。特别是购买药品时,需要当地村民两人一起,到松坎、羊磴、澡渡等地花一天时间,把医疗药品背回诊所。常年穿行在大山中,他一年要背烂三个背篼,一个月要穿烂一双胶鞋。

年2月,响应桐梓县委政府号召,周国其到黄莲乡上螺蟹村,支援当地苗族同胞解决就医难问题。

从坡渡镇高台村至黄莲乡上螺蟹村,约80公里,是一条乡村小道。“那时的这条乡村小道,弯急坡陡、狭窄。骑车来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周国其说。

年1月的一天,因雪凝天气,路滑。晚上11点,周国其给一位村民看完病,因家中有急事,他连夜骑车回家,不慎摔倒到山下,器械摔坏、药品掉入泥土、双脚被擦伤。回到家中,妻子看到他的惨状,心痛地说:“可以做其他的事,或外出打工,也能养活一家人。”周国其没有回复妻子的话,在他心里,只有服务村民、解决村民的医疗需求,才能发展好生产,才能过上幸福生活。这事,比挣钱有意义。

从年2月到黄莲乡上螺蟹村,又到道竹村,周国其18年如一日,成为村民身体健康的保护伞。生活虽然清贫,但解决了当地村民的缺医少药和看病难问题,当地村民把周国其当亲人。

道竹村支书杨德志深情地说:“周医生是把我们苗胞当亲人,再苦再累,他都坚守在大山中,为苗族同胞提供医疗保障。”

周国其成为当地村民心中的“”,家庭医疗服务签约%,为村民建立起医疗健康卫生档案,按时通知慢特病患者服药,上门为老年人、留守儿童检查身体,是黄莲乡公共卫生服务战线上的一名英勇“战士”。

说起到遵义“小西藏”——黄莲乡高山坚守,周国其感慨地说:“到什么地方都是服务村民,得知黄莲乡上螺蟹村缺少村医,我第一时间报名去支援,为当地村民身体健康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不断提高医疗水平,55岁时,周国其专程到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习。学习了两年,获得该校中等职业农村医学专业毕业证书。

“医疗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推陈出新。需要学习,才能赶上医疗技术发展的路,才能更好地服务村民。”周国其表示。

这9年,周国其背着药箱,时常奔走在上螺蟹村的村道上,不是出诊,就是回诊所。该村每户村民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他再熟悉不过。只要有村民打来电话,哪怕是夜深,他也及时出诊,为村民诊疗。

“周医生,你这么大年纪,腿脚也有些不灵便,还不回家养老?”常有朋友问周国其。

“黄莲乡条件过于艰苦,地广人稀,村民山一户、水一户居住在大山中。我走了,很难再有人在此坚守。只要身体还允许,我会一直坚守在此,为这里的村民提供医疗服务。”周国其总是笑着说。

其实,周国其坚守在大山用自己的所学服务村民,是这份职业的敬重与执念,一颗医者仁心,更是大山深处的苗族同胞把他当亲人,期盼他一直能坚守在村里。

年7月,周国其调到道竹村为当地村民提供医疗服务。因工作成绩突出,周国其多次获得黄莲乡党委政府表彰。他写了入党申请书,盼着早日加入党组织,这样可以更好地做本职工作,为黄莲乡村振兴、五在乡村建设作出新贡献。(王华秦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姚强)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