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3/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5416234.html

为进一步规范贵州省“特色羊肉粉”制作标准,受贵州省人社厅职业技能鉴定考评指导中心委托,经过遵义市烹饪饭店行业协会会长杨明芳、中国烹饪协会注册烹饪大师王小华、饶维海、王永杰,以及来自遵义市红花岗区烹饪协、黔厨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等近10名知专家共同探讨,制定出遵义“特色羊肉粉”制作标准。

12月3日,天眼新闻记者专访了参与制定遵义羊肉粉标准专家之一、遵义市烹饪饭店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饶维海。

烹制标准

刀工:把煮熟压制紧实后冷藏的羊肉切片,重量和厚薄度适中。每碗切配熟羊肉分量要求4-6片左右约25g,切成宽3cm、长5cm、厚0.1*0.1cm见方的薄片。蒜苗10g、香菜15g,葱花10g,薄荷10g(根据各地口味自行添加)。

冒(烫)粉:每碗米粉分量要求g,羊肉片25g。将米粉放入漏勺或竹漏里在沸水中烫透入味并控干水分,将鲜羊肉片融入米粉二次入羊汤烫入味后装碗,灌入鲜羊肉汤g即成。

调味:根据原料分量和调味品原理性质,以适口为宜、合理进行调味。即装碗后放油辣椒、红油、蒜苗、香菜、葱花、薄荷、麦酱等(根据各地口味自行添加),灌入原汤到碗中,添加盐、味精、酱油、糊辣椒面、花椒面等。

调香料:在羊肉炖煮过程,加入生姜、白酒、桔叶等香料。如:生姜可以去腥增香,白酒可以去腥,香菜、蒜苗可以提香等。花椒尽量选用大红袍、青花椒等。青花椒占30%,红花椒占70%。青花椒可以增麻去腥,红花椒可以开胃增香(注:各地口味不同,花椒选择、用量不同。)

遵义羊肉粉

烹制技法

羊肉:不同地区制作羊汤的选料是有差异的,有用黔北麻羊,也有用黑、白山羊的,黔北麻羊膻味轻,肉质鲜嫩。黑、白山羊肉多瘦肉,肌肉纤维多,更具有嚼劲。羊龄控制在1年以上2年以下最宜,这种羊瘦肉多肥肉少且肉质鲜嫩。羊龄太小,熬出来的汤香味就不足,但是羊龄太大,煮出来的羊肉就太老。

米粉:是酸粉,在烫粉过程中,粉末烫透影响口味或食用,酸粉不宜加入鲜汤内烫制。

熬汤:优选黔北麻羊、羊筒骨、大骨,白酒、花椒、白胡椒、香叶、砂仁、桔叶、姜葱少许等香料。步骤1初加工:原食材剔骨(羊骨、羊杂、羊肉)洗净冷水下锅,撇净浮沫后捞出洗净。步骤2熬汤:将原食材放入大锅内,倒入纯净水35kg,再放入香料包,大火烧开,改小火煮约2小时,可用筷子穿透羊肉即成。

羊油熬制:将羊油部分切成小块(切完清洗干净沥干水分)方便熬油,热锅,将羊油放到锅里开中火,熬出清油,直至羊油块全部榨干。待羊油块榨干后立即捞出,避免长时间会出焦干味影响清油味道。把油渣全部捞出后,开小火让油温降一下,等油温降下来把葱、姜、白酒等香料放进油里小火炸制(为了增加复合香味,也是为了进一步祛除羊油里的腥膻味)。待葱、姜等香料被炸制金黄色后把所有料捞出即成。

辣椒:首选油润鲜红、味道香辣的遵义虾子辣椒,辣味适中,香味有余的花溪辣椒,辣味适中,香味浓厚的大方皱椒等。糊辣椒有油糊辣和素糊辣之分。素糊辣是将完全干燥后的红辣椒倒入烧热的炒锅里,翻炒到辣椒表面微糊,焦香味和辣香味四溢,辣椒酥脆擂碎即成。油糊辣是用油将辣椒炸出糊香味和辣香味,再加辅料调味擂碎即成。

羊血旺:按羊血g,纯净水2g-g,食用盐60g的比例制作,凝固后改刀加热成熟即成。

油辣椒:首选油润鲜红、味道香辣的遵义虾子辣椒,辣味适中,香味有余的花溪辣椒,辣味适中,香味浓厚的大方皱椒等。起锅烧热后倒入菜籽油加热至熟后关火,再加入羊油融化,放入葱、姜及香料等,小火慢炸至香料枯黄后捞出料渣,然后关火待油温降至六成时倒入粗、细辣椒粉,搅拌均匀后盖上盖子焖4-8个小时左右。味道醇厚芳香,颜色油红光泽即成。

去腥增香:白酒50g,花椒30g、白胡椒2g、香叶1g、砂仁2g、桔叶15g、姜葱少许等香料用布袋装好即可(各地口味不同,香料配比不一样)。

10多名厨师参加遵义羊肉粉烹制大赛。

新闻链接

贵州四大羊肉粉的味型:

遵义羊肉粉:本味(清汤、麻辣、糊辣);水城羊肉粉:药香味;兴义羊肉粉:酱香味(汤汁鲜淳,辣香味浓);金沙羊肉粉:兼香、麻辣、清汤。

遵义羊肉粉:年12月7日,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遵义“中国羊肉粉之都”称号。第二届“中华名小吃”称号。

兴义羊肉粉:年10月19日,中国饭店协会授予兴义市“中国羊肉粉之乡”荣誉称号。

金沙羊肉粉:年6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颁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沙羊肉粉制作技艺”。

水城羊肉粉:入选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贵州榜名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姚强

编辑肖阳

二审贺韬

三审赵宏斌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